能力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概要:现代企业管治的框架下,经营组织审计还要评价董事会、各委员会的结构是否符合公司管治及风险管理的目标。(2) 经营目标与计划审计。由于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是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前提,因此对经营目标和计划进行审计成为经济效益审计开展事前审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中有无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其制定是否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内容是否完整并协调一致,各项指标是否合理和可行,其执行情况及结果如何等,最重要的是所制定的计划、目标是否适合企业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另外,经营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必须是建立在管理层对风险充分识别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调一致的目标和计划,因此在对经营目标和计划进行审计时需结合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3) 经营决策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目标是否明确、合理,经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经营决策是否可行,经营决策实现经营目标的措施是否落实。同时审查决策中不同方案的比较、筛选与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依据;也要检查、分析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作为改进原决策方案的依据。另外,重大经济合同、投资方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等内容的审计事项,也是经营决策审计的重要内容。(4) 内部控制审计
能力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http://www.yilula.com2、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经济效益审计作为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所涵盖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建立有效公司管治的需要,因此其核心内容还要围绕风险管理开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可以根据管理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来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在实际应用中,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有以下两种:
1) 管理系统的经济效益审计。管理系统的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对象,通过综合检查、改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
(1) 经营组织审计。经营组织是关系到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经营组织审计主要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人、财、物力的使用是否适当、合理、有效率,员工的权责是否分明,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效,并提出改进经营组织管理的建议。在现代企业管治的框架下,经营组织审计还要评价董事会、各委员会的结构是否符合公司管治及风险管理的目标。
(2) 经营目标与计划审计。由于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是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前提,因此对经营目标和计划进行审计成为经济效益审计开展事前审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中有无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其制定是否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内容是否完整并协调一致,各项指标是否合理和可行,其执行情况及结果如何等,最重要的是所制定的计划、目标是否适合企业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另外,经营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必须是建立在管理层对风险充分识别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调一致的目标和计划,因此在对经营目标和计划进行审计时需结合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 经营决策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目标是否明确、合理,经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经营决策是否可行,经营决策实现经营目标的措施是否落实。同时审查决策中不同方案的比较、筛选与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依据;也要检查、分析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作为改进原决策方案的依据。另外,重大经济合同、投资方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等内容的审计事项,也是经营决策审计的重要内容。
(4) 内部控制审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者切实履行责任的基础,是企业在竞争中建立基础性、长效性的竞争优势、竞争能力,使企业持续有效发展及增强抗风险能力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企业的控制环境怎么样,企业能不能及时地掌握经营业务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够得到切实执行,重大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反映和控制,这些都反映了企业的内控能力。因此,内部控制审计重点是要评估企业的内控能力,审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中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找出薄弱环节,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审计中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重过程,更多地采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二是要重系统,要通过审计对企业内控进行系统的整体评价来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管理控制能力。另外,现在许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高,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基本上依靠信息系统形成和反映。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关系到企业运营的正常和健康,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内部审计同时亦要关注企业信息系统,要积极探索开展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
(5) 经济信息审计。企业提供的经济信息,包括会计信息、统计信息或主要业务信息等,都应真实、准确。由于这些信息是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制定政策与执行监控的依据,也是投资者做投资决策的依据,如果虚假不实,将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不利于投资决策。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应把保证经济信息真实和准确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效益审计内容。
2) 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审查、挖掘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力,改进要素配置,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改进业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
(1) 资本金保值与增值审计。按照规定,企业法定资本是不能随意抽调,其款额应当稳定。但是,如果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只能宣告破产。因此,企业的首要责任是防止亏损,保证资本保值,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盈利,使资本得到增值。审计时要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财务指针,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进行分析,评价企业资本是否保值、增值。
(2) 资产使用效益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是否有效益,有否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等问题,有否一些资产长期闲置,另一些资产却在超期使用。只有资产能够有效使用,资产才能保值或增值,企业的发展才有希望。
(3) 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到收回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全面分析资金预算论证是否切实可行,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是否规范,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是否合理、有效益与效率和效果。同时提出合理使用资金的建议,促进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企业投资风险审计。对被审计单位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要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监督,审计过程中要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考察其研究是否正确、适当、合理,论证是否充分,有否投资价值,亦要审查施工计划、进度、工程质量及工程费用的发生情况,竣工投产后要对工程效益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对投资企业的审计要从立项、合同签订、实施等方面进行审核,全面评价其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其投资状况,藉此降低投资风险。
(5) 业务经营审计。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的合法性,有否遵守法规制度,有无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合同等进行审核,以确认其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有否与有关法规制度相背离。另要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的效益性,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6) 销售活动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营销环境,营销战略、营销组织和营销制度等方面进行审计,审查评价是否达到现有条件下的收入最大化,评价销售活动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找出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促使企业增收增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